每逢到了每年的5月起,社交網站上經常都會見到有攝影愛好者所拍攝的「夏季銀河」。夏季銀河之所以受攝影愛好者歡迎,大概都是被其澎拜的氣勢所吸引,我亦不例外。從一開始下定決心要拍到一張銀河相,到現在慢慢地開始進入深空的領域,目標一步一步地達成了。但還原基本步,在天文攝影界裡比較初階的拍攝手法—星流跡,仍是非常「吸睛」的。
早幾天有香港天氣變得非常明朗,天空質素雖然比外國還是差很遠,但對於香港來講已經算是難得地高到頂點了。染上了天文攝影癮的我當然不可以錯過,馬上開車到了香港東北部的西貢北潭涌。當日本港著名攝影師梁威恆有攝影班,所以現場人數特別多。成功尋找到一個比較有利位置之後,馬上設定我的赤道儀拍攝銀河。之後便用我的宇宙最強傻瓜機「Sony RX100 MK V」放在一個(我以為)比較少人會經過的地方,開始拍攝(星流跡)星軌。
說實在的,我以前雖則有拍攝過星流跡,但是從來沒有試過在光害污染比較低的地方拍攝。早一個星期去了清水灣大坳門的風箏場嘗試拍攝,但因為兩個原因失敗了。第一,我錯用了Sony相機的程式,到拍完才記得拍星流跡的話,它只能拍片,沒有「拍片 + 圖」的功能。第二,當天最後起雲了。鑑於以上兩個原因,我不能夠將有效的資料併合為一張成品。
上面的星流跡,正就已經是我最完整的星流跡。
所以,簡單的講,也是最難最苛刻的一件事,就是拍星流跡天空質素極為嚴苛。一點雲一輛飛機經過都可以將你成品裡面的星流跡大大的縮短。所以對於拍星流跡我只能講句,隨緣吧。
好,講了這麼多,現在就開始講一下星流跡的拍攝工具。
拍攝工具
相機
星流跡拍攝工具對於天文攝影來講要求相對偏低。基本的一部傻瓜機或入門單反已經達標,就好像我用來牌上面的那一張星流跡的那一部相機,只是一部 Sony RX100。當然它是頂級的傻瓜機,擁有f/1.8大光圈,而且拍攝角度非常廣闊,所以相當合適拍攝星空。當然,你絕對沒有需有使用到第五代那麼極端。如能使用單反或無反機身更為理想。
另外,近年推出的傻瓜機很多都是可以使用 Micro USB充電的。例如我的 Sony RX100 就可以。這是一個絕對的優勢,因為插入USB線後可以馬上充電,或使用外置電源去供電,長時間拍攝都不成問題。反而比只能使用電池或假電的單反及無反更具有優勢,令星軌可以變得更長。
鏡頭
鏡頭方面,大光圈和廣鏡有絕對的優勢。大光圈能夠吸更多光,攝到的星自然比小光圈多。廣域鏡頭能夠拍攝到的星亦比長焦距鏡頭拍攝得到的多。
三腳架
三腳架在拍攝天文攝影幾乎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工具。或者應該說是,拍攝長時間爆光的照片時,不能夠不使用三腳架。原因只有一個,因為相機不能動。相機一動那一張照片就不能用了。如果重量許可的話,不建議使用碳纖腳架,因為過輕的話腳架容易移動。但沒有別的選擇的情況之下,則視乎下面有沒有勾可以加上沙包再增加穩定性。
快門線
拍攝慢快門的其中一個要缺就是不要碰到相機。但當然,今時今日科技發達,很多相機都可以以Wi-Fi連結得到手機控制拍攝。但當然,使用快門線還是最實際、最理想的。
其他
需要照明的話,就帶幾個紅燈或單車燈吧,這是關乎到攝星的禮儀,所以必須注意。另外,往往拍攝星空都會花費頗長時間,記得帶備多少飲用水及食糧。另外,如果駕車的話,摺櫈也是不可或缺的。啊!還有,在戶外活動就緊記攜帶蚊怕水!
拍攝過程及後期製作將於下一篇文章裡面解說。敬請密切留意。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記得到我的Facebook專頁給我一個Like!
*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
Facebook 留言